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修真小说网 www.xiuzhen.info,最快更新娱乐华章最新章节!

朝廷,很多地方领袖也相继选择了战队。

    李建成的阵营,以李建成、李元吉为主,李渊妃子、女儿,也都是站在太子立场上的,这与政治形势有关,也跟唐初的政治安排有关,即太子跟随皇帝坐镇中央,亲王领兵出征,太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皇帝身边的人搞好关系,因为皇帝身边的人加上皇帝本身都是支持太子的,所以多次摩擦事件,都是对太子阵营更有利,秦王府渐渐败下阵来。

    史书中很多描写太子李建成的政策,多可以看做是朝廷的政策,是李渊支持下朝廷对秦王府的压制政策,比如,釜底抽薪就是很重要的一项,战争结束之后,朝廷任命一些秦王府的官员到朝廷任职,等于告别了秦王府,当时的法令有规定,朝廷的官员是不能跟王府往来的,否则就是犯法行为,玄武门政变前夕,房玄龄、杜如晦、程咬金等获得朝廷的任命,都离开了秦王府。

    这种任命,既顺理成章,也瓦解了秦王府的势力,秦王府最后走上政变道路,就是感到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,秦王终于会变成孤家寡人,集团被解散,再没有反抗的能力。

    史书记载,尉迟敬德等秦王府的重要人物,都曾受东宫集团的拉拢,东宫集团送大量真金白银,希望把他们从秦王府挖走,虽然不成功,但动作清楚,让秦王府感到巨大的威胁,秦王府的干将,没有被收买的,就被朝廷找麻烦,比如朝廷曾逮捕张亮,希望找到秦王府可以攻击的缺口,这些列行动的背后,李渊的影子也是无处不在的。

    秦王府感到威胁,这是一方面,另外,秦王府也藏有野心,这是事实的另一面,史书记载秦王府的干将们劝李世民发动政变,房玄龄曾说:大王功盖天地,当承大业,尉迟敬德同样说:大王不从敬德之言,敬德将窜身草泽,不能留大王左右,交手受戮也,长孙无忌也曾劝谏道:无忌也当相随而去,不能复事大王矣,几人的意思都很明白,你不政变,我们就不玩了,反正留在这里也是被人杀戮,逼迫的含义十分清楚。

    史书同样记载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,是得知齐王李元吉要动手调走秦王府的军官,然后利用战时状态杀掉他们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玄武门事变之前发生了特殊的天象,太白金星滑过天空,太史局傅奕密奏:“太白见秦分,秦王当有天下”,这和李渊的本意相悖的,因此我个人的看法,政变并非李世民的本意,他更想通过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夺取皇位,因此这一点和后来的千古名句也是顺理成章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发动政变的八百将士又哪里来的?”吕言立刻反问道,在他想来,李世民早就做好了政变的打算,而且从他之后处理的方式来看,任何有可能妨碍他登上皇位的人,务必是要赶尽杀绝的,至于后来的千古明君,同样说的通:“我是从两个方面理解的,首先,对于李世民来说,登上了皇位,他没什么可再渴求的了,但有一点,万古流芳,这是哪一个皇帝都绕不过的坎,另外一点,尽管抹杀了两位兄弟所有的子女,但天下众口,还能挡得住人说,所以他必须做一个好皇帝,以证明当初的玄武门并非他的过失,至少得是功大于过,至于为属下所胁迫,我个人不大同意这个观点,就像他登基的时候,哪怕心里迫切的要命,但无论如何也得让臣子劝谏几番之后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,不然怎么堵得天下住悠悠众口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又说道:“李世民有一次对傅奕说,当初你的密奏,差一点要了我的命,但事实上李世民在李渊跟前却是不同的反应,当初知晓了太白星划过天空的奏折之后,李世民立刻向李渊报告另一个重大机密:李建成和李元吉**后宫,甚至相当悲痛地对李渊说,李建成他们要杀自己是为王世充、窦建德报仇。

    我个人认为这根本不合逻辑,很显然,李世民在傅奕的报告中看到了对方的阴谋,杀机重重,他当场将计就计,这是一个局中局,他的计划是斩首行动,必须要李建成和李元吉离开自己的宫殿才能设伏袭击,但他调动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,必须通过皇帝来实现,怎样实现呢,必须激发并利用他的情绪。

    李世民冒险用了**后宫这个一看就很假的举报,这个事情太荒诞,太不可信,但却最容易让李渊恼羞成怒,因为这是前朝发生过的,事实上和他猜测的差不多,李渊果然决定明天就调查对质。

    李渊想的是这个事情很容易调查,当事人对质,立刻一切明白,比如要李世民举证,肯定举不出来,那么李世民就是陷害,而且是侮辱皇帝,是典型的大不敬,必死无疑,李渊当然没有想到,李世民看起来是自投罗网,其实是调虎离山计,要借他的手调出李建成和李元吉,而自己早已带人埋伏在二人进宫的必经之路——玄武门,从这一系列的行动中,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李世民是在积极谋划政变的,别人在都在考虑如何实施的时候,他已经拿出了最确切的、最可行的方案,大胆一点推测,或许在他回到长安之前,整个事件已经在他脑子里形成了轮廓,只是他需要别人的嘴替他说出来,替他去做,而不是事情到了眼前,临危想到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孟先实想了好一会儿,吕言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,可仔细想想又总觉得哪里不对,只是一时间想不到有力的辩驳点来,要按吕言的意思,那千古明君的名头也甭要了,转过头,看向阿诚:“你看呢?”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